当前位置: 首页 » 资讯 » 行业资讯 » 正文

甘肃两当以“链”兴农 土特产“甜”出新高度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23-02-14  浏览次数:84
核心提示:  央广网兰州2月14日消息(记者邸文炯通讯员张云霞)如何将一滴蜂蜜的价值充分发挥?答案是产业链。初春时节,甘肃省两当县秦南有机农业有限公司生产车
   央广网兰州2月14日消息(记者邸文炯 通讯员张云霞)如何将一滴蜂蜜的价值充分发挥?答案是产业链。初春时节,甘肃省两当县秦南有机农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蜂蜜飘香、一片繁忙,一滴滴晶莹剔透的蜂蜜在流水线上被加工成罐装蜂蜜、蜂蜜发酵酒、蜂王浆、菊花蜂蜜茶等多种产品,销往全国各地。

  “多年来,蜂蜜产品单一、销售途径有限,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两当蜂产业的发展。”两当秦南有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蒋宇仁表示,两当县地处秦岭南麓,气候温和湿润,一直以来就有养蜂的传统,两当蜂蜜口感独特、品质上乘,但却藏在深山无人知。

  近年来,两当结合县情实际,立足生态优势,因地制宜,大力发展中蜂产业,通过打造品牌、延长产业链、数字化赋能等方式不断拉动增长,使中蜂养殖成了当地富民兴村的特色产业。

  两当县规模化蜂场(央广网发 张云霞 摄)

  针对两当蜂蜜知名度有限的问题,两当县着力打造“醉美两当”公共区域品牌统一对外销售;针对产业化能力不足的问题,加强产业发展规划,推动中蜂养殖在全县“多点开花”;针对蜂产业链不健全问题,提升附加值,延长产业链。

  “发掘两当蜂蜜更多可能性,除了销售传统蜂蜜之外,我们还积极研发了蜂蜜发酵酒、蜂王浆、菊花蜂蜜茶、蜂花粉、蜂蜜唇膏等新产品,很受市场欢迎。”蒋宇仁表示。

  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拓展,也将群众“链”在了产业链上。管江村养殖户曹志刚就是其中的受益者,他说:“平时除了照料我自己养的几十箱蜂外,我还在秦南公司务工参与养殖,一年下来收入十多万元,效益非常不错。”

  早在2015年,两当蜂蜜就开始试水跨境电商并成功出口韩国。2021年,两当蜂蜜成功进入澳门市场,实现了两当蜂蜜在澳门销售的“零突破”。

  截至目前,两当县共培育发展蜂产业龙头企业4家、蜂蜜加工企业4家、蜂产业专业合作社35个,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,带动农户3200余户,人均增收4100元。产品已覆盖药、食、茶、健等几十个品种,创建有“狼牙”“蜜相蜂”2个蜂产品知名商标,先后通过国家绿色食品A级认证、入选为“甘味”知名企业商标品牌、“甘味”知名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。

  编辑:闫琴雯

 
 
[ 资讯搜索 ]  [ 加入收藏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违规举报 ]  [ 关闭窗口 ]

 
0条 [查看全部]  相关评论

 
推荐图文
推荐资讯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方式 | 广告合同 | 版权隐私 | 网站地图 | 排名推广 | 广告服务 | 积分换礼 | 网站留言